2023~2024第二学期子课题二计划
子课题二《“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创新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计划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执笔:卢芬
一、指导思想
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为基石,融入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深刻领悟“生活,实践”教育理念的内涵。紧密围绕幼儿的日常生活,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其中,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亲身参与劳动实践,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促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研究目标
1.构建班级特色劳动教育环境,在本学期内,协助教师将每个班级打造成具有“陶花园”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室,像“陶家小院”“陶染时光”“陶园社区”等。
2.创新并推广趣味劳动教育形式:设计不少于5个融入游戏化元素的劳动教育活动,如“小小园丁”“环保小卫士”。
3.建立常态化劳动教育实践机制,在日常教学中,保证每天有固定的劳动教育环节,引导幼儿参与教室整理、植物照料等日常劳动。
4.搭建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估反馈体系,制定一套涵盖幼儿劳动技能、态度、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估标准,每两个月对幼儿劳动教育成果进行一次评估。
三、具体措施
1.开发生活劳动课程: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开发具有园本特色的生活劳动课程。小班可设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程,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手、整理玩具等;中班开展“我是班级小主人”课程,引导幼儿参与班级管理,如分发餐具、照顾植物等;大班则开设“劳动小能手”课程,鼓励幼儿参与校园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如帮助食堂工作人员择菜、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
2.融入一日生活: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在入园环节,引导幼儿自主签到、摆放物品;在课间休息时,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教室清洁活动;在离园前,让幼儿整理自己的书包和衣物。
3.家庭劳动实践:设计家庭劳动任务清单,鼓励家长引导幼儿参与家庭劳动,如扫地、洗碗、擦桌子等,并通过拍照、视频等方式记录幼儿的劳动过程,分享到班级群中,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具体安排
三月份:
1.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
2.开展文献研究: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幼儿劳动教育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组织教师开展研讨会,依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需求,确定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班“我是班级小主人”、大班“劳动小能手”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与目标。
4.安排教师收集整理相关教学素材,包括故事、儿歌、图片等,为课程教学做好准备。
5.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劳动教育环节的详细指导手册,明确各环节教师引导要点与幼儿操作要求。
四月份:
1.课程实施与调整:按照预设的劳动教育课程方案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2.教师按照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示范、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劳动技能。每两周开展一次课程反思会,根据幼儿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3.定期收集幼儿在课程中的作品与表现,如穿衣比赛照片、照顾植物记录等,为课程评价提供依据。
4.在入园、课间休息、离园等环节,引导幼儿进行自主签到、教室清洁、整理书包等劳动活动,及时给予鼓励与指导
5.每周对幼儿在一日生活劳动环节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激励全体幼儿积极参与。
五月份:
1.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收集幼儿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作品、照片、视频等资料,以及教师的教学反思、家长的反馈意见等。
2.撰写研究报告: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创新与实施的经验和成果。
3.制定课程评价标准,从幼儿劳动技能掌握、劳动态度养成等方面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
六月份:
1.组织理论学习与研究,布置下阶段主要研究任务。
2.组内成员谈本学期一些有趣味、有实效的做法、组织活动的形式等,并对本学期的措施提出自己的困惑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