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第二学期课题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22 16:10:09 浏览次数: 【字体: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3——2024第二学期总结

执笔:王艳秋 吴相局

本学期《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正式进入结题阶段,自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从现实情况出发紧紧围绕三个子课题的研究任务,依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的精神,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各项工作,在取得可喜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使幼儿、教师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一)形成了适宜开展幼儿创意美术的童话故事集

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是实现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的手段,适宜幼儿发展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幼儿表现与创造能力发展有推动作用,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的赏美兴趣和创美能力,宽容幼儿的创意想象,鼓励幼儿的大胆表达。如此才能智慧地开发出适宜创意美术的童话故事题材,并有效指导幼儿掌握必要的表现技能和手法,促使幼儿大胆地进行审美创作。

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通过资料查阅、家长问卷、网上搜寻等多途径了解了可以利用的中外童话故事,并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筛选出了适宜于幼儿创意美术教育的童话故事素材并形成了童话故事集。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结合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对素材库进行补充和更新,也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调整。通过调整让素材故事集的目录更加清晰明了,让教师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童话故事集的建立,让幼儿园的课题开展的更加有目的,更加顺利。

(二)开展了丰富的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幼儿创意美术活动

《纲要》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着重指出:“每个孩子对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欣赏和判断能力,他们会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意指幼儿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杜威说过:“在教育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一切能考虑到从前没有被认识的事物的思维,都是有创造性的。”显然,要发展幼儿的美术创意智慧,其根本途径是让幼儿参与不同的创意美术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多去观赏,多去品味,多去想象,多去表现;只有通过这些活动才能促使幼儿的创美想象,激发他们大胆地尝试和探索,由此他们才能不断积淀和发展审美经验,习得必要的美术创作技能,提高审美创造的想象和表现能力。课题组成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了丰富的活动:

1.以童话故事为背景的趣味泥工活动《丑小鸭》、《泥泥狗》、《独一无二

的你》、《神奇的太空》、《南瓜》、《小猪》、《奇怪的树》、《想要新房子的蜗牛》等,孩子们能运用团、捏、搓、盘、粘等泥工技能塑出故事中的形象及画面,童话故事也帮助幼儿辨别、认识各种事物特征,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2.以童话故事为背景的纸工活动《青蛙王子》、《蝴蝶的新衣》、《小兔子

去春游》、《红薯》、《小树》《青蛙王子》等,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筛选了适宜的童话故事将情节贯穿与活动之中,利用纸艺的各种手法进行艺术创作。

3.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线描画活动《圣诞老人的靴子》、《猫咪的新衣》、

《小丑鱼》等利用线描的韵律美将童话故事中的形象呈现外,孩子们还用线描画进行大胆的创作,续编童话故事。

4.以童话故事为背景的绘画活动《童话镇》、《动物森林》;拓印活动《手

掌树》、《小小铜钱草》、《阿拉丁神灯》、《童话镇》《多彩的秋天》、《向日葵》;综合材料手工活动《小红帽》、《妈妈的新发型》、《好吃的甜甜圈》、《彩色树》等等。

综上所述创意美术活动类型较为丰富:泥工、剪纸、水粉、综合材料、蜡笔画、撕贴、水墨、线描、编织等等。与童话故事相融合后美术不再是单板的画画,教师尝试了多种创意美术活动类型,引导幼儿利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去创作表现,并形成了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幼儿创意美术活动集。

(三)汇编了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幼儿创意美术作品集

通过引导幼儿对童话故事中美术元素的充分感知后,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结合自己独特的想法合理的利用,以“创意”为宗旨,与童话故事相融合幼儿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来丰富的作品,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作品相对之前更显灵动,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充满着无限的想象。幼儿园的环境中处处体现了幼儿创作,汇编了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幼儿创意美术作品集。

(四)课题研究有效促使了幼儿的成长

课题研究实践中得益最多的是幼儿,无论是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创意美术表现手法方面,还是欣赏创作方面,他们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明显进步。

1.通过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创意美术活动的研究,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美工技能得到了发展,空间塑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创新潜能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幼儿能巧妙设计精心利用废物进行多种制作,创造富有故事性的美术作品,“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挖掘人的创造性”,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创意美术活动能时时激发起幼儿的创新精神,我们在活动中,注重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感知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方面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2.通过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创意美术活动的研究,幼儿爱上了阅读、学会了思考,锻炼了手的协调性。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通过阅读不同的童话故事,挖掘里面的可以用元素完成作品,他们必须手脑并用,积极思考,反复动手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作品。因此,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为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孩子们运用水粉、油画棒、马克笔、水墨、纸工、泥工、编织、综合等多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学会了思考,锻炼了手的协调性与灵活性。

3.通过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创意美术活动的研究,幼儿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克服困难的品质。在创作过程中困难随时会出现,失败常常会伴随,这些都是培养孩子们意志品质的大好契机,孩子们慢慢学会了自己解决困难,他们从一遍遍的反复操作中养成了一丝不苟、不慌不忙、坚持到底的优良品质。

4.通过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创意美术活动的研究,幼儿懂得了享受成功,增强了自信心,同伴间合作更默契。幼儿喜欢做事,更喜欢成功,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创意美术活动,不光能看到和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还能增强自信心,促进他们树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使幼儿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和同伴间合作更默契。

(五)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课题研究开展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这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能力,也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1.研究中提高了教师的美工能力、审美情趣

通过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创意美术活动的研究,教师的分析反思能力得到了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促进其专业化的发展。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美工能力、审美情趣得到提高,传承文化方面也发挥了力量,提高了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力、理解力、欣赏力、研究水平。在更新观念、丰富实践智慧的同时,善于思考、敢于动手、不断反思和及时总结。整个研究让不同能力水平、欣赏风格、创作能力的教师在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中实现了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更提升了教师专业技能和审美创新能力。

2.探索实践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课题组对全园教师加强了理论与科研方法的培训,同时加强对教师行动指导,强化教师研究和反思的习惯,不同类型的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凸显出不同程度的专业成长。在“教科研合一”的实践操作之中,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总结从而成为研究型教师。如:通过研究探索活动、专题研讨活动、经验分享活动和观摩活动。在相互学习中自我提升,在一次次的交流与思维碰撞中,教师们的收获多多,课题研究步步深入,教师们的科研水平也大大提升。

课题研究中,教师们在各自的班级也开展了具有水乡特色的小专题研究活动,有《童话故事背景下,小班幼儿拓印活动的实践研究》、《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小班幼儿撕贴画活动的实践研究》、《结合童话故事,开展适宜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中班线描画活动的实践研究》、《以童话故事为主题,适宜中班幼儿纸艺活动的实践研究》、《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大班幼儿剪纸活动的实践研究》、《利用童话故事道具引导大班幼儿创意编织的活动研究》等。这些小专题易于实施为一线教师们今后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另外,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积攒了相关的创意美术经验,他们将自己的经验结合理论撰写论文,积极发表和投稿,目前已经有6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在期刊上进行了发表,多篇论文获得了省、市一等奖、二等奖好成绩,多个与课题相关的教学活动设计也获得了省、市二、三等奖。

(六)课题研究有效促使了幼儿家长的改变

通过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创意美术活动的研究,更新了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为了转变家长的观念,我们积极开展各方面工作,利用节日节庆时间,请家长与孩子共读童话故事,并陪同幼儿共同创作与童话故事相融合的亲子作品,利用家长开放活动等展示亲子作品进行评比,对于关注幼儿发展的家长予以鼓励表扬;通过召开班级家长会的形式请家长代表分享孩子通过参与本课题活动过程中孩子发展和进步的育儿心得。同时我们通过班级群、家校路路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能力发展,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共同参与到孩子的发展中。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对各类活动的开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体验到了亲子共读、亲子创作活动的乐趣,感受游戏的快乐,也提高了教育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终审: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总园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泽8区内

传真:0512-62726661

电话:0512-62726661

邮箱:806277923@qq.com

内容主体: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06048641号-3 技术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