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课题学习资料
2024年12月课题学习资料
资料名称 | 守正创新:地方特色传统手工艺教学新探 ——以古林席草“创意草编”教学为例 | ||||
文章作者 | 朱柯吉 | 记录者 | 尤琴 | 日期 | 2024.12 |
相 关 理 论 摘 录 |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继承并不断发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根和魂。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被誉为"中国席草之乡"。种植席草历史可追溯到约7000 年前的河姆渡文化。2008年,"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一草一稻"轮作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宁波建立了古林未来数字化科技农业示范区。2022年,以种植席草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古林镇茂新村入选浙江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席草特色资源已成为宁波古林镇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是当地中小学校开展特色教育的重要资源,成为育人的"一席之地"。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也提出"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理解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的课程目标。为了使以上美育理念更好落地,笔者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和 在新时代美育工作背景下,笔者所在的学校作为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席草编织)教学基地,积极开发"创意草编"校本课程,将古林席草融入以美术为主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 ||||
心得 体会 | 赵金娟:在参与幼儿园草编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独特且深刻的体验与感悟,这一传统手工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展现出了多元的价值与魅力。 尤琴:草编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它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在编织时,幼儿需精准控制手部动作,这对小肌肉群的发展极为有益,有助于日后书写、绘画等精细动作的进步。同时,草编需要耐心与专注力,幼儿在反复编织中能逐渐克服浮躁,提升注意力的稳定性。从创造力培养来看,草编没有固定模式,幼儿可自由发挥想象,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这对其创新思维与艺术感知的发展意义重大。 冯红梅: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摸索出一些方法与策略。要依据幼儿年龄与能力差异设计活动,小班幼儿可从简单的草编装饰入手,中班尝试基础编织,大班则挑战复杂造型。并且,要营造宽松创作氛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创意。例如,在制作草编花朵时,有的幼儿将花朵编成了彩色的,尽管与传统不同,但充满童趣与创意,应给予肯定。 梅艳岚:幼儿园草编艺术学习让我对传统手工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有了全新认识。它不仅是艺术教育,更是文化传承与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未来,我将继续探索与实践草编教学,让这一古老技艺在幼儿园绽放更绚烂光彩,为幼儿成长与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张雨心:教师间分享草编经验与教学心得,能优化教学方案。如一位教师擅长草编动物造型,分享后大家借鉴并应用到课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家长合作也必不可少,邀请家长参与草编活动,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理念,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
2024年12月课题学习资料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