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二学期子课题三计划
子课题三:《以水乡风情为背景的艺术草编家园社一体化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执笔:梅艳岚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核心指引,深入挖掘水乡地域文化中的草编艺术资源 ,将其巧妙融入幼儿园教学。通过家园社一体化的创新模式,构建起一个开放、多元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幼儿在艺术领域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认同感。
二、工作目标
1.幼儿发展:激发幼儿对草编艺术的浓厚兴趣,让幼儿初步掌握基础草编技能,如编辫子、简单的交叉编织等。通过欣赏、创作草编作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手部精细动作,提升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与文化感知素养。
2.家园社合作:搭建起紧密且富有成效的家园社合作桥梁,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整合与共享。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草编教学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与社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与实践平台。
3.课程建设:开发一套具有水乡特色、系统完善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艺术草编园本课程。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将草编教学与语言、科学、健康、社会等领域有机融合,形成独具一格的园所文化与教育品牌。
三、具体措施
1.资源整合:组织教师深入水乡地区展开调研,收集不同种类的材料,并广泛征集各类草编工艺品、老物件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邀请本地资深的草编艺人担任园所的艺术顾问,定期来园开展技艺培训与指导。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优质的草编教学视频、图片资料等,构建草编艺术资源库。
2.家园共育: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草编教学的重要意义与目标,定期举办家长草编工作坊,邀请草编艺人或教师为家长传授草编技巧,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共同进行草编创作。设立“亲子草编作品展示区”,展示优秀作品,增强亲子间的互动与合作。
3.社区联动:与社区携手合作,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内的草编工作室、民俗博物馆等场所,让幼儿亲身感受草编艺术的魅力与文化底蕴。邀请社区志愿者参与幼儿园的草编教学活动,如协助组织课堂、指导幼儿创作等。利用社区的宣传平台,展示幼儿园的草编教学成果,提升园所的社会影响力。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月—3月)
1.组建团队:成立草编教学项目组,明确各自职责与分工。
2.资源调研:教师深入水乡开展资源收集工作,完成对草编原材料、工艺品、民间故事等资料的初步整理。
3.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草编教学计划,提高家长的知晓度与参与积极性。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4月—5月)
1.课程开发: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编写草编教学活动教案,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例如,小班开展简单的草编手工活动,如用纸条编手链;中班学习基础的草编技法,制作草编小物件;大班尝试创作较为复杂的草编作品,如草编花篮。
2.家园互动:举办家长草编工作坊,组织亲子草编活动 ,并在班级群内分享活动照片与经验。
3.社区合作:组织幼儿参观社区草编工作室,邀请社区志愿者进园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6月)
1.成果展示:举办“水乡风情,魅力草编”成果展示活动,设置幼儿作品展示区、亲子作品展示区、教师作品展示区以及草编文化体验区等多个区域。
2.总结经验: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收集家长与社区的反馈意见,整理完善草编教学课程资料,形成一套完整的园本课程体系。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