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一学期汇报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17 10:34:41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2025学期汇报表

课题

名称

江南水乡风情为背景的艺术草编特色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

主持

赵金娟

尤琴

课题

编号

 

承担

单位

星湖幼儿园

淞泽分园

立项

时间

202302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区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学会课题

 

陶研课题

 

德育课题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一、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一、锚定阶段目标,持续精进研究质效

本课题严格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度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念,秉持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原则,着力探索将蔺草编织开发为手工艺术特色课程的目标、体系 、实施方式及有效路径。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各年龄段幼儿的能力水平,课题组成员在主持人及组长的引领下,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

在研讨期间,课题组成员针对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尤其是在探讨以水乡风情为背景的艺术草编特色课程构建时,大家共同研讨、设计活动内容与形式,群策群力推动课题研究不断深入。

二、及时复盘沉淀,扎实做好资料收集整理

本学期,三个子课题紧密围绕研究目标,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并取得了预期的研究进展。

子课题一:通过多种途径深度挖掘水乡资源,组织幼儿共同参与环境创设。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蔺草编织的认知与理解得以深化,有效吸引并支持了幼儿主动探索蔺草编织艺术。

子课题二:聚焦于带领幼儿欣赏蔺草编织的基础技巧与多样成品。从教授简单的草编打底方法入手,让幼儿掌握编、绕等基础技巧,逐步引导幼儿熟悉编织流程,培养幼儿对手工编织的兴趣与技能 。

子课题三:以“水乡草编”为主题,邀请家长与幼儿利用编织材料合作完成亲子作品。孩子们带来的作品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我们将这些作品精心布置在幼儿园门厅、大厅等显著位置,供幼儿相互欣赏,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审美体验 。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师幼草编作品布展。

2.草编教案蜗牛

3.草编教案蔺草娃娃

4.草编教案花篮

5.草编教案扫帚

6.随笔编玩编乐编织成长

7.随笔运用乡土资源创设特色幼儿园

8.随笔草编·传承

9.随笔编织与水乡融合之美

10.论文《开启“艺术草编”回归“水乡风情》

11.论文《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向下幼儿园水乡蔺草编织课程的构建》

12.论文编有韵,草有香——基于陶行知理念下的草编艺术实践

13.论文《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创意编织活动设计研究》

14.论文《“创”之有味,“编”之有慧——谈陶行知理论下幼儿园蔺草编织活动的实施》

15.论文《指尖上的“编织”,水乡里的“文化”》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身为课题研究者,教师要持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在日常教学中,增强自主性教研意识,让课题研究能精准对接教学实际,切实发挥作用。

2.目前,具体教学方法与幼儿指导策略仍有待深入探究。后续应深入挖掘水乡文化,结合本园所在地区特色,筛选出契合幼儿发展需求的资源,并加以收集整理。

3.在课题推进期间,我们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灵活调整各年龄段班级的小专题。每个班级的小专题既紧扣课题核心,又独具特色。

4.接下来,要着重研究怎样将水乡风情文化与幼儿艺术草编活动巧妙融合,以此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创作出内容更丰富的作品。

5.我们会通过交流互动、研讨等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去除那些不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材料,举办形式多样的幼儿草编活动。

6.参照《指南》和《纲要》的相关要求,我会进一步充实完善水乡风情与蔺草编织启蒙活动的实践内容,优化实践方法。

7.我们将通过明确教育目标、精心设计活动、健全评估体系、鼓励家长参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一系列举措,全方位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生活筑牢根基。

 

终审: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总园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泽8区内

传真:0512-62726661

电话:0512-62726661

邮箱:806277923@qq.com

内容主体: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06048641号-3 技术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