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一学期子课题三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17 10:34:20 浏览次数: 【字体:

子课题三:《以水乡风情为背景的艺术草编家园社一体化教学》总结

 2024—2025学年度    第学期      

执笔:梅艳岚

在水乡这片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土地上,我们幼儿园开展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草编家园社一体化教学活动,旨在传承水乡文化,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构建一个家园社紧密合作的教育生态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教学活动概况

我们的教学活动以水乡风情为背景,将草编这一传统民间手工艺融入其中。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水乡的建筑、船只、植物等元素,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教学内容从基础的草编技巧传授开始,如搓草绳、编辫子等,逐步过渡到制作具有水乡特色的作品,如小船、鱼篓、荷花等。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手段。课堂上,教师通过生动的示范、故事讲述和游戏互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草编技巧。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水乡的自然资源,组织幼儿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和写生,增强他们对水乡风情的感知。此外,我们还邀请了当地的草编艺人走进幼儿园,为幼儿展示精湛的草编技艺,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家园社合作成果

1.家庭参与热情高涨

通过举办家长讲座、亲子坊等活动,向家长宣传草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了家长的参与热情。许多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在家与幼儿一起进行草编创作,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家长们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2.社区资源有效整合

与社区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区为我们提供了展示平台,如在社区文化节上展示幼儿的草编作品,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同时,社区的草编艺人也成为了我们的兼职教师,定期到幼儿园指导幼儿创作,为教学活动增添了专业色彩。此外,我们还组织幼儿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为敬老院的老人编织小礼物等,培养了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3.幼儿能力显著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幼儿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艺术素养方面,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能够用草编作品表达自己对水乡风情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在动手能力方面,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更加灵活协调,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草编技巧完成作品。在社交能力方面,通过与家长、社区居民和小伙伴的合作交流,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有效培养,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三、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幼儿个体差异较大

由于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动手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幼儿学习进度较快,而部分幼儿跟不上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习困难的幼儿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草编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家园社沟通协调不畅

在开展家园社一体化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涉及的人员和环节较多,有时会出现沟通协调不畅的问题,影响了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为了加强沟通协调,我们建立了定期的家园社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交流活动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和幼儿的学习成果,方便家长和社区居民了解和参与。

四、未来展望

回顾过去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感以水乡风情为背景的艺术草编家园社一体化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挖掘水乡文化资源,开发更多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同时,我们将加强家园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合作机制,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水乡文化的种子将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总之,本次艺术草编家园社一体化教学活动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将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继续前行,让这一特色教学活动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终审: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总园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泽8区内

传真:0512-62726661

电话:0512-62726661

邮箱:806277923@qq.com

内容主体: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06048641号-3 技术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