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二学期子课题二计划
子课题二《幼儿户外创造性游戏中松散材料有效运用的支持策略研究》计划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执笔:唐莹
1、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了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与实践方向,确保研究紧密围绕幼儿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户外创造性游戏对幼儿发展意义重大,松散材料因其开放性和多样性,能极大激发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但当前在幼儿户外创造性游戏中,松散材料运用存在诸多问题,如材料投放缺乏针对性、教师指导策略不当等,影响其教育价值发挥,因此我们将继续开展并深入本研究。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实践《纲要》、《指南》等精神,和子课题成员深入讨论与交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课程建构相关理论,指导课程构建。
2.结合季节特点、幼儿兴趣和园所资源,设计并实施一系列以松散材料为核心的户外创造性游戏活动。
3.依据课题目标,研究子课题二的核心经验、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及相关理念进行梳理与撰写。
4.细致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户外创造性游戏中对松散材料的选择偏好,深入了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材料数量、组合方式的需求变化,以及不同性别幼儿在使用松散材料时表现出的差异。
5.明确教师在不同游戏场景下的具体指导方法,如针对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启发式指导,游戏停滞时的激励式指导等,形成一套完整且可操作的支持策略。
6.通过有效运用松散材料开展游戏,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使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提出独特的创意和想法,提高创造力。
7.鼓励子课题成员积极参加研讨活动,积极参加优秀教案交流、专家指导课、优秀教案评比、论文评比、发表等活动。
三、具体措施
1.组织子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纲要》和《指南》,明确户外自然探索活动的教育价值。
2.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广泛收集并分类整理各类松散材料,如自然物(石头、树枝、树叶)、废旧物品(纸箱、塑料瓶、瓶盖)等:小班多提供柔软、易抓握材料;中班增加有一定结构材料;大班引入复杂建构材料。
3.结合季节变化和幼儿兴趣,设计以松散材料为核心的相关户外创造性游戏活动,如“春天的树叶创意画”“树枝搭建小房子”等。
4.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由探索和创造,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适时提供帮助
5.多维度观察幼儿活动情况,运用定点、追踪观察法,每周至少观察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记录幼儿对不同材料的操作行为、持续时间、互动情况等。设计行为检核表,涵盖材料选择、组合尝试等维度,对幼儿行为进行量化分析。
6.积极参加优秀教案交流、专家指导课、优秀教案评比、论文评比、发表等活动并及时反思和撰写下一次活动的措施。
四、每月活动安排
二、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明确各成员的研究任务和目标。
2.收集和整理松散材料,建立资源库并分类记录。
3.每周五整理本周资料,按维度对幼儿行为分类,归纳教师和幼儿观点。
四月份: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分享相关文献和研究案例。
2.开展观摩活动,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记录分析。
3.在半日活动中,收集春日花朵等制作亲子手工作品,感受自然物这类松散材料的魅力。
4.每周召开会议,教师分享问题和心得,共同分析改进,制定下一阶段实践重点。
五月份:
1.继续开展理论学习,重点学习松散材料在幼儿创造力培养中的作用。
2.设计并实施以“春天的自然物”为主题的户外创造性游戏活动,重点放置于民俗乐园中进行。
六月份:
1.课题组理论学习与研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2.邀请专家来园指导,对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梳理经验。
3.子课题组长交流总结本学期的研究成果及经验。
4.准备中期汇报,子课题学期资料汇总归档。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