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第二学期课题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20 14:09:13 浏览次数: 【字体:

基于水乡节庆文化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发研究》计划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执笔:居寅

一、指导思想

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就没有创造,只有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才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其潜能。水乡节庆文化对孩子有着深深的吸引力,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孩子自发的产生兴趣,就会想要用各种方式来表现,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鼓励和肯定,就容易让幼儿大胆、无拘无束的用绘画、手工等形式来表现。

《纲要》在艺术教育中要求指出:“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美术活动的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既要引导幼儿了解水乡节庆文化的相关内容,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想象和创作的机会,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实践《纲要》《指南》等精神,学习专业书籍,从理念出发,指导课程构建。

2.继续完善传统节庆文化节日的资源表以及苏州特有节庆文化资源表,优化资源库内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构建水乡节庆文化资源库,并且绘制节庆资源地图。

3.合理利用资源库内容,结合节庆文化、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季节特点,开展各年龄段相关活动,进一步丰富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内容。

4.做好课题网络化管理,更新上传校园网及课题管理平台,优化课题过程管理。

5.邀请专家进行课题指导,梳理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帮助课题组指明研究方向。

三、具体措施

1.课题组认真讨论本学期研究重点,做好学期计划。

2.深入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解读《指南》《纲要》其他同类课题对于课程建构成果的学习,各子课题检索相关书籍及论文报告。

3.继续通过书籍、走访、网络等方式,对苏州本地流传的各种水乡节庆文化中的特色资源进行搜集整理,从而继续构建传统节日和苏州特色节庆活动资源库(子课题一)

4.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从传统节日和苏州特色节庆活动资源库中选择适宜幼儿的节庆文化进行充分的利用、挖掘,拓展策划生成主题课程资源包《浓浓端午情》《品味苏州美食》《姑苏园林话杜鹃》,内容包括:文字资源,图片资源,课程活动案例,各类活动方案,幼儿作品等。(子课题二)

5.继续根据水乡节庆文化美术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已开展的美术主题活动进行进一步反思、应用和验证,进行精细化的修改,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美术活动案例的文本内容。(子课题三)

6.注重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反思,在总结中提升专业素养,改进方法及策略。对主题活动中一个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剖析和研究,注重对孩子的行为观察分析,提高教师用理论来分析评价实践能力。(子课题四)

四、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布置和落实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2.课题小组讨论制定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确定课题组成员。

3.邀请专家来园指导,为课题开展把握方向,调整课题研究方法。

4.收集苏州传统节庆文化资源,丰富资源库内容。

5.各班制定小专题研究计划,确定主题,开展活动。

6.上传更新网站课题内容。

三月份:

1.课题组理论学习与研究。

2.各班开展幼儿小专题研究。

3.问卷收集、调整初步构建苏州水乡节庆活动的资源素材库。

4.完成《春耕》主题,完成课题计划,实施各活动,积累相关课程资源包。 

5.上传更新网站课题内容。

四月份:

1.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

2.完成《姑苏园林话杜鹃》主题,完成课题计划,实施各活动,积累相关课程资源包。 

3.亲子活动参观苏州园林,鼓励家长周末带着幼儿去苏州园林参观。

4.上传更新网站课题资料。

五月份:    

   1.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2.完成《品味苏州美食》主题,完成课题计划,实施各活动,积累相关课程资源包。 

3.整合各子课题内容,邀请专家来园指导,提出疑惑,调整研究思路。

4.上传更新网站课题资料。

六月份:

1.各班小专题交流总结。

2.完成《浓浓端午情》主题,完成课题计划,实施各活动,积累相关课程资源包。

3.课题组完成课题一学期的总结,课题学期资料汇总归档。

4.上传更新校园网及课题管理平台。

 

终审: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总园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泽8区内

传真:0512-62726661

电话:0512-62726661

邮箱:806277923@qq.com

内容主体: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06048641号-3 技术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