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二学期子课题一计划
子课题一《生活教育视域下幼儿美工游戏活动教育价值的研究》计划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执笔:郑纯
1、指导思想
本阶段将继续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指引,在深化《指南》《纲要》精神的基础上,聚焦幼儿美工活动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将上学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化与拓展。通过实践探索、理论研究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挖掘生活教育视域下幼儿美工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在艺术领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2、工作目标
1.深化理论研究与方案优化
结合总课题进展及《纲要》《指南》新要求,调整子课题研究框架,重点探索生活化美工游戏对幼儿理解认知、视觉感知、动手能力等七项核心素养的影响路径,形成理论分析报告,细化户外与区域美工活动的实施策略。
2.完善文献支撑体系
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聚焦生活教育视域下美工游戏的教育价值,撰写涵盖幼儿发展多维度影响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整合理论依据与实践案例,为课程开发提供学术支持。
3.迭代课程资源建设
优化升级美工游戏主题资源包,补充户外游戏及区域游戏中关于美工活动的资源汇总,建立动态更新机制,按年龄段开发适配性活动方案,形成可推广的园本课程体系。
4.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在原有美术关键经验表基础上,研制涵盖行为习惯、创新思维等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开展幼儿个案观察,建立“过程性记录+阶段性评估”的双轨制评价模式。
5.推进成果转化应用
系统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美工活动论文案例集、资源包收集及教师论文成果汇编,通过成果展、教研分享等形式实现经验辐射,促进研究成果向教育实践转化。
3、具体措施
1.组织课题组成员每月开展1次《纲要》《指南》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专题学习,结合总课题课题实施方案、总课题计划调整研究框架,合理分工,有效落实子课题研究。
2.组建文献研究小组,系统收集近五年国内外相关文献,选取案例进行多维度解构,全面分析生活教育视域下美工游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可行性报告,建立电子文献数据库供教师参考。
3.按小班、中班、大班并结合《四季之美》主题,分层开发资源包建立每月资源更新机制,补充生成性活动方案。
4.幼儿发展评估表
实施“3+1”个案发展评估(3个月3次过程记录+每学期1次阶段评估),运用评价表动态呈现观察对象的发展轨迹。
5.推进成果转化应用
鼓励子课题组成员结合研究中的经验、反思写成文章,积极参与随笔、论文、案例的评比,积累子课题研究成绩,动推广研究成果。
6.质量监控与动态调整
课题组每月召开1次优化研讨会,确保研究实施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四、每月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子课题一研究工作计划和研究要点,布置和落实组内成员的任务。
2.根据各班小专题研究计划、主题活动开展收集个案观察和发展评估、主题资源等材料。
3.启动《四季之美》主题活动,同步收集主题活动案例及幼儿作品。
4.收集子课题相关文献,组织组内成员研读核心文献。
5.组织组内成员开展每月一次子课题研讨会。
四月份:
1.组织组内成员开展每月一次子课题研讨会。
2.各年龄段结合《四季之美》主题开展活动。
3.各班进行小专题研究,更新班级环境,开展区域环境观摩研讨。
4.启动成果汇编工作:筛选优质案例、整理论文,形成文献报告初稿。
五月份:
1.持续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深入理解生活教育视域下幼儿美工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
2.根据各班小专题研究计划、主题活动开展收集个案观察和作品分析,了解幼儿在美工游戏中的发展情况。
3.各年龄段继续开展《四季之美》主题活动。
4.继续梳理和汇总收集的文章和案例,完成文献报告,为成果转化做准备。
六月份:
1.全面汇总收集的文章和案例,以研究报告形式呈现本续期研究成果。
2.课题组成员针对本学期活动进行回顾交流与分享,并设想下阶段研究方向。
3.子课题组完成课题一学期的总结,子课题学期资料汇总归档。
4.汇总学期资料,上传更新校园网及课题管理平台,实现教育成果共享与交流。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