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一学期子课题三总结
子课题三《课程游戏背景下幼儿种植活动收获分享策略的研究》总结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执笔:徐佳妮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精文件神,根据园区教发中心科研处的具体工作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实施方案与计划,开展课程游戏背景下幼儿种植活动收获分享策略的研究,让幼儿通过对种植活动收获分享活动的设计、讨论、实践等项目活动,提升各种能力的。
一、指导思想
1.《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成人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曾经提出:“课程固由于劳动行为,却需在劳力上劳心”。在张雪门眼中,幼儿园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他推崇儿童亲近自然,在自然的怀抱中参与劳作活动,而且认为在这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让儿童认识几种植物,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各种养护方法,即“在劳力上劳心”。
3.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我们应多给幼儿感性的知识,创设各种环境和条件,多让儿童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扩大他们的眼界。”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冒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探究兴趣浓厚,同时乐于通过实践操作、游戏等去尝试揭开现象背后的原因。
2、重点工作
1.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种植活动中独立观察和探索,例如,让幼儿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2.调整教师的指导方式。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在种植活动中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丰富和深化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可以扩展到种植前后的更多环节,例如,研究土壤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或是引入更多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
4.种植活动的组织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合理安排种植内容和难度,以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5.优化教师的提问以及指导方式,应通过提问、示范和鼓励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主动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6.幼儿通过分享,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同时也能学习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有效的分享策略包括:设置分享主题、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如绘画、讲述、制作手工艺品等),以及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分享氛围。
7.分享环节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同时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下阶段的设想
1.优化分享活动的组织流程,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2.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种植过程和收获时刻,制作成视频或相册,便于幼儿回顾和家长了解。
3.开展跨班级的种植成果展示活动,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和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
4.定期邀请农业专家或经验丰富的农户来园进行讲座和指导,提升幼儿对种植活动的认识和兴趣。
5.结合节日或特殊日子,设计与种植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植树节、丰收节等,让幼儿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体验种植的乐趣。
6.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幼儿、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持续改进分享策略,确保活动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7.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种植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8.在种植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付诸实践。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