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汇报

2022—2023第一学期课题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30 12:04:35 浏览次数: 【字体:

基于地域特色资源构建美术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总结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执笔:田雅芸

本学期,我园课题组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精文件神,根据园区教发中心科研处的具体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实施方案与计划,各子课题组认真开展课题研究研究。

自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组织老师定期学习《指南》《纲要》等纲领性文件,紧扣其文件精神和要求,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四个子课题开展研究任务,有计划的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预期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如下:

子课题一:基于幼儿构建美术特色课程的地域资源开发的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了老师们在美术课程中对地域资源的利用情况,形成课程资源调查分析报告利用家园合作的方式,亲子共同收集地域资源素材,完成亲子资源册,包括传统节日,苏州园林,姑苏美食。收集汇总园内地域资源统计表师幼共同绘制园外资源地图。建立地域特色美术资源库综合分类了包括资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物产特产、人文资源、地方特色美术资源五大类地域特色源卡。收集分类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创设幼儿园、年级组、班级三级资源库并建立资源管理使用制度。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特色主题,将相关资源内容如文字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环境创设、活动设计等进行汇总,形成系统的课程主题资源包课题研究期间,生成了《逸趣生态园》《动物联欢会》《悠悠古城》《摩登时代》《江南水八仙》《逐趣田野》《舌尖上的苏州》《传统节日你我同行》《“品”旧生活》《舞动的蔺草》《指尖的艺术》十一个主题课程资源包。

子课题二: 基于地域资源利用的美术特色课程环境创设的研究

在子课题二的研究中,通过师幼共同探讨、收集素材制定幼儿园环境创设实施计划,做好幼儿园地域资源环境整体规划。定期邀请美术专家进行环境创设专题讲座及实践指导成立园内美术骨干共同体,定期开展环境创设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环境创设中有效利用地域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地域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激发鼓励幼儿参与幼儿园环境打造,使其成为环境的小主人。通过实践研究,充分挖掘幼儿园周边地域资源特色,师幼共同打造富有趣味性及教育性的园所环境。

在幼儿园外围墙上,一幅幅水乡画卷,营造园所江南水乡地域特色氛围大厅内一座姑苏桥下,映衬了幼儿游戏时灿烂的笑脸秋天时大厅夕阳下的的芦苇丛显得格外宁静。二楼墙面上师幼共同打造的二十四节气墙,在美育环境中,促进幼儿对传统节气的了解平台上的姑苏水乡景致结合亲子手工姑苏房屋,又是一处别样的风景。楼梯、走廊则处处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如楼梯防护网上的水八仙手工、油纸伞彩绘、毛根水乡画卷、蔺草鱼;又如草编、版画、刺绣、剪纸四种地域特色美术技法介绍及作品展示以及竹帘走廊、水墨香扇吊饰拐角处的小布展,无处不体现着幼儿对江南地域资源的巧妙运用。园内精心打造特色艺术草编坊,将当地蔺草编织艺术融入园所特色课程中,将幼儿的蔺草作品融入环境,在文化传承中增加幼儿趣味艺术。在创意美术室中,师幼共同商讨,调整了原有的场地规划,开辟布艺刺绣区域,开展传统服装制作及刺绣等活动。在课程游戏化实施的当下,户外游戏场也成为了幼儿美术特色课程开展的别样天地。结合当地水八仙特色资源,在户外一角创设姑苏水八仙馆,利用废旧水缸、渔船种植水八仙,激发幼儿观察及创美灵感,营造凸显地域特色的游戏环境。创设农家乐园,开辟当地特色蔬菜瓜果种植场,鼓励幼儿在种植及游戏活动中了解当地的物产特产资源,制作风味美食,体验农家田园生活。在蜜蜂花坊环创中,利用废旧篓子、树桩、种植箱进行花卉种植,收集自然物进行制作花束游戏。创设民俗乐园游戏环境,将传统剪纸,刺绣,版画、捏泥人、稻草捆扎美术元素融入幼儿游戏活动进一步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利用废旧蹦床改造成大型编织架,进行传统编织游戏。打造创意乐园,开辟传统扎染区域,开展滴染、印染、捶染等传统扎染活动,收集各类自然物,开展图形组合拼搭游戏。沙水乐园里开辟泥趣区,利用树桩、船板等打造游戏环境,让幼儿体验玩泥的乐趣。在班级环境打造中,教师结合班级美术特色小专题,师幼共建适宜游戏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游戏氛围。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汇编整理了地域特色环境创设案例,形成了《星湖幼儿园地域特色环境集锦》。

子课题三: 基于地域资源利用的美术特色课程构建实施的研究

利用地域特色美术资源库,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需要,开发构建丰富多彩的主题课程,形成主题资源包。以《舞动的蔺草》主题为例,主题开展前,我们会结合主题背景及幼儿经验进行课程分析,制定主题目标,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预设小、中、大的相关活动,包括亲子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室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基于主题的特色美术活动。其次,根据主题内容,增设相关拓展性活动,如专家指导,教师技能比赛,党建联盟社区活动及对外交流展示等。如结合建党一百年,姑苏水乡等主题,开展教师草编技能比赛。党建联盟,在文荟苑社区蔺草文化校外实践基地,幼儿定期去社区开展草编展示活动,推广传统文化。受邀参与斜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匠心传承”蔺草编织专题片拍摄。《艺术草编》课程江苏省社区教育“能者为师”优秀课程苏州市社区教育优秀课程、园区社区教育优秀课程一等奖。

在《江南水八仙》主题中,我们开展了种植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认识地域特色资源水八仙,在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相关美术活动,如小班拓印画《莲藕瓢虫》、小陶艺《好吃的藕片》;中班亲子制作《水八仙娃娃》、水粉《莼菜》、陶艺《菱角》、纸艺《荷叶》;大班多种材料制作《红菱宝宝》、水墨画《莲藕》、水粉画《茨菇》等等,在多元的创意美术游戏活动中,感受当地特色产物。

在《悠悠古城》主题中,我们通过调查、社会实践、写生、手工制作等途径深化对古城的了解。开展小班建构游戏《古城围墙》,在搭建中,感受古城墙的历史悠久。通过撕贴活动《水乡民居》让小班的幼儿感受水乡房屋的建筑特点。中班幼儿通过水粉画《水墨江南》、陶艺《亭子》、纸艺《小桥流水》、手工制作《江南小镇》的活动,进一步了解姑苏古城风貌,感受悠悠古城的风韵。大班幼儿通过剪太湖石、欣赏园林花窗等美术活动,感受苏州文明的悠久历史,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子课题三的研究过程中,与子课题一结合,不断丰富资源库内容,结合主题,收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将其整合成课程主题资源包。课题研究汇总了包括《逸趣生态园》《动物联欢会》《悠悠古城》《摩登时代》《江南水八仙》《逐趣田野》《舌尖上的苏州》《传统节日你我同行》《“品”旧生活》《舞动的蔺草》《指尖的艺术》十一个地域特色主题资源包,形成了《星湖幼儿园地域特色美术课程汇编》

子课题四:基于地域资源利用的美术特色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教师的课程反思及分析能力,通过教学研讨、读书沙龙、骨干教师大讲堂课程故事分享等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课程分析与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在课程研究实施中反思总结,积累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及教学案例。课题实施期间,累论文发表41篇、论文获奖79篇、教学设计获奖20指导幼儿获奖97次。形成了《地域特色优秀论文集》,教师在不断反思中提炼美术特色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对地域资源的开发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困惑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教师常常因为自身的理论水平有限,而没能更加深入的分析,遇到专业性较强的问题,老师们常常很难把握。

2.注重活动的开展,评价较少。在活动中,教师们往往注重过程和内容,忽略了活动后的评价与反思,对于幼儿的作品如何去进行专业的分析与解读以及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这一点老师们的关注还不够。

3.教师的创新意识还不强,对于地域资源之间的组合使还可进一步思考

改进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定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多维度的小组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邀请美术专家来园进行指导,加强园本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美术表现能力。

2.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情感的表达,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幼儿的美术创造给与鼓励和肯定。

 

终审: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总园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泽8区内

传真:0512-62726661

电话:0512-62726661

邮箱:806277923@qq.com

内容主体: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06048641号-3 技术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